“节能服务进企业”暨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高峰论坛举办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消息,为推动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日前,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在江苏省苏州市举办“节能服务进企业”暨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高峰论坛。与会代表围绕煤化工行业能耗管理与碳核算平台实践、低碳高效智能钢铁烧结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物联网通信技术助力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绿色化发展、低碳城市解决方案、绿色供应链打造等开展交流发言。
(相关资料图)
2023节能服务市场现状及前景分析
节能服务行业是节能服务公司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提供节能全方位服务的新兴产业,包括能源的买卖、供应、管理,以及节能改善工程实施、节能绩效保证合约的统包承揽、公用设备运转维护管理、节约能源诊断与顾问咨询等。
节能服务行业以各种专业性的节能服务公司为主体,以能源消费者为客户,帮助客户解决节能运营改造的技术和执行问题,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能源消费存量和增量规模巨大,在孕育新技术、催生新业态、创造新供给等方面具有很大潜力。大力推进能源领域创新驱动,一方面培育了新产业,以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为例,产业规模达到世界第一。
我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呈现出“两带分布”的格局,分别为辽宁至珠三角地区的“沿海行业带”与四川至长三角地区的“沿江发展轴”。其中,以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和广东为代表的东南沿海地区引领我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形成了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前沿阵地。
我国节能服务产业在经历了30余年的发展后,实现了由引进模仿,逐步转向引进再开发与集成的突破,目前正在创新、突破与颠覆传统节能服务产业的道路上不断发展,未来产业将持续释放更多机会,产业发展不断升级。
据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7年中国节能服务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分析
节能服务产业不仅在我国节能技术应用和节能项目投资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推动节能改造、减少能源消耗、增加社会就业、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为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经济提质增效、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抓手之一。
节能服务产业作为支撑 “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产业,迈出了转型升级的坚实步伐,开启了 “十四五”的良好开端。我国宣布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需要看到,我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时间,需付出艰苦努力。在这一进程中,要切实发挥节能工作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升节能能级、壮大节能产业。
“十三五”时期节能环保市场潜力不断释放,总的社会投资达到17万亿元。在国家强力推进污染治理以及着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大背景下,节能环保行业将迎重大历史发展机遇,成为国内最具成长性的朝阳产业之一。目前除了节能减排客观需求之外,节能环保产业正迎来衍生增长点。2050年之前,节能和提高能效被视为全球能源系统二氧化碳减排的最主要途径。“2060年碳中和”新目标为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注入强心针。节能服务产业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的重要和主要力量,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热潮。据测算,“十四五”期间,全社会节能投资需求超过2万亿。预计到“十四五”末,节能服务产业总产值超过1万亿元。
面临挑战
节能服务行业面临外部挑战与自身问题。一是外部环境带来的挑战:1、宏观环境对风险控制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环保刚性政策倒逼一部分企业加强环保升级,部分企业关停并转型或经营困难,造成投资或回款风险;随着能源价格的走低,部分用能企业节能意愿下降,已实施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实际节能效益减少,与业主之间效益分享争议风险加大;由于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上升,融资成本高等因素叠加,节能服务公司经营成本大幅提高。2、融资难融资贵仍是困扰产业发展的首要因素,52%的节能服务公司未获得外部融资,平均融资成本接近10%,90%以上的节能服务公司存在不同程度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去杠杆背景下,股市下跌、金融去杠杆、挤泡沫,民营实体经济融资困难,节能环保类上市公司受到较大冲击。二是自身能力面临的问题:1、复合型人才极度短缺;2、技术研发投入不足;3、综合服务能力待完善;4、中长期规划不明确。
欲了解更多关于节能服务行业的市场数据及未来行业投资前景,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7年中国节能服务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
标签:
03-18 14:53:54
03-18 14:51:07
03-18 14:47:48
03-18 14:44:44
03-18 14:40:44
12-04 14:3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