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世界看点:封邦建国名词解释以藩屏周是什么意思

2023-03-31 15:27:39 来源:壹壹高考网

1、封邦建国

甲骨文从田,表示建立土界,也即“封疆”之义。所以“邦”的造字本义就是“封界”。

古文字中“封”、“邦”本为一字,古汉语名动相因,所以“封邦建国”的中动词“封”和所“封”的名词“邦”本来是一回事。

而在金文中字形的演变又增添了义符“邑”,而表示“封界”之义的“草”和“土” (也即“邦”字的初文)也逐渐演变为仅余“草”字。

到了战国文字中,其字形进一步简化,表示“封界”之义的“草”字又演变成为表示草盛意思的“丰”字,所以《说文》云:“邦,国也。从邑,丰声。”这时“邦”就是地道的形声字,看不出原来的造字含义了。


(资料图)

2、封邦建国名词解释

周初分封了七十多个国家,其中姬姓五十三,“封邦建国,以藩屏周”,主要是依据血缘关系。

但为了稳定统治,也分封了功臣,比如姜子牙于齐,商纣王的哥哥微子启于宋,儿子在纣王的儿子在商朝故地,以抚慰商遗民。还分封了尧舜禹的后代。

3、封邦建国以藩屏周是什么意思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与历史特点:

演变过程:禅让制(原始社会后期)—王位世袭制(夏商时期)——分封制和宗法制(周)—中央集权制度(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战国商鞅变法开始,秦朝正式开创,经过历朝发展完善,到明清时期达到顶峰,延续了两千多年)。

演变特点:

(1)分封制和宗法制:(以自然经济为基础)

分封制:

目的:巩固周王朝统治【“封建(封邦建国)亲戚,以藩屏周”】

演变历程:①西周确立(盛行),西周后期,分封制受到破坏;②春秋时期楚王问鼎是对分封制公开挑战,分封制走向崩溃;③战国时期废除,秦统一后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分封制;④西汉前期死灰复燃。

宗法制: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最大特点:以嫡长子(正妻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确立起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两者既是家族等级之分,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划分远近尊卑,和现代平等、法制意识有些违背。(尊宗敬祖、重男轻女)】

与分封制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在家族、家庭内宗法制起主导;上升到国家层面,分封制起主导。它们互为表里,相互依存。

(2)中央集权制度:

①中国古代基本的政治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最大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以至高无上的皇权为核心;人治大于法治。

②一直存在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但专制主义制度和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趋势不断加强,中央在对地方的矛盾最终在北宋解决。皇权与在对相权的矛盾在明朝解决。

③政治制度和伦理道德相结合,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长期影响政治制度。

2.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作用与社会影响:

⑴历史作用: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⑵社会影响:

积极(主要在封建社会形成和上升时期):①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②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③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④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民族的融合。

消极(尤其是在封建社会的衰退时期):①君主专制容易导致暴政并且派生了大量的官僚队伍,使政治黑暗,腐败.②思想上的控制使科学和文化的发展严重的滞后.③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西方。(双重影响并存、地位前后不同)。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快讯
热点
精彩推送
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