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环球最新:2022穿越“完美风暴”,复星国际后劲如何?

2023-03-30 19:10:36 来源:和讯网

如果多年后回看2022年,会发现这一年对多数的企业都是转折关口。

一方面,宏观环境愈加多变,美元加息周期、地缘局势紧张、融资渠道收紧、金融风险扩大等持续扰动经济;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新的发展机遇蜂拥而来。机遇与挑战同步而来,考验的是企业战略的定力。


(相关资料图)

这一年,复星国际的策略,让外界看到了这艘以全球家庭消费产业为定位的“航空母舰”的果决和韧劲。复星在2022年围绕“聚焦主业”所进行的一系列资产退出、贷款融资、新项目启动,尤其是在科创和全球运营方面的深耕,让市场体察到其穿越周期、布局未来的敏锐洞察力,让人印象深刻。

“2022年对复星来说是特殊的一年,我觉得是一场‘完美风暴’,好在我们顺利穿过了这场风暴。”3月30日,在复星国际2022年业绩发布会上,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这样说。

此前一天,复星国际公告了2022全年业绩,全年总收入人民币1753.9亿元,同比增长8.7%。数据显示,进入2023年以来其业绩呈现显著向上态势,值得关注。

聚焦主业战略的宏观洞察

“这一年,公司决定通过‘瘦身健体’,专注于家庭消费产业,将有限的资源投身于更有成长性的赛道。”郭广昌在3月29日随年度业绩一起发布《致股东信》表示,“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新兴科技的诞生一定会影响消费者的选择,消费意愿的增加与否,往往取决于个人对收入、经济增长预期和消费环境的信心,但我相信人们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定是不变的,更相信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前景不变,因此,我们为全球家庭带来更健康、更快乐和更富足生活的愿景也是不变的。”

复星国际的决策,与近期的宏观经济走势高度吻合。百度营销发布《2023行业复苏白皮书》,依托百度搜索大数据洞察,发现旅游、白酒、大健康、汽车等领域最快实现复苏。

2022年,复星国际“创新驱动的全球家庭消费产业集团”定位更加清晰,“服务全球十亿家庭客户”的使命更加明确。

2022年9月,豫园股份联合体成为上海市黄浦区核心地段福佑路地块实施主体,揭开大豫园片区序幕,未来将打造成极具东方生活美学魅力的全球时尚文化秀场。另外,2022年Club Med地中海俱乐部全年在全球范围内新开7家度假村,进一步拓展文旅消费增长空间。2023年年初至2025年年底,复星旅文计划新开度假村或空间达17家,预计至2025年,连同新开设和翻新的度假村,部分由老旧度假村的关闭所抵销,预计年容纳能力将较2022年增加逾20%。

另一方面,复星从2020年开始,启动了对非战略性、非核心资产的退出。2022年这一步伐进一步加快,包括系统性处置钢铁板块资产,转让永安保险部分股权,估清或大幅减持青岛啤酒、招金矿业、中山公用等,当年集团层面签约口径超人民币400亿元,回笼现金近人民币3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1月,复星成功获得国内银团人民币120亿元贷款。这是2022年12月中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以来,由五大国有银行牵头,联合政策性银行、股份制银行完成的最大一笔民营企业贷款。

这些动作都为家庭消费主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对于主业的专注,也随疫情等外部环境“一过性”影响的消退而获得回报。以子公司复星旅文为例,其于3月26日披露的年度数据显示,2022年旅游运营的营业额较上年同期增长85%。经调整EBITDA大幅转正,从2021年的人民币2.13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人民币23.45亿元。归属于股东之亏损较2021年的27.19亿元,大幅收窄至2022年的5.45亿元。其中,Club Med地中海俱乐部全年录得营业额达人民币120.11亿元,同比增长108%。

复星国际的全年业绩显示,服务于全球家庭客户健康、快乐、富足需求的豫园股份、复星医药、复星葡萄牙保险、复星旅文四大核心子公司,2022年收入贡献占比达到了72%。

2023年开年以来,消费、文旅等业务展现出强劲向上态势。2023年豫园灯会在国内和海外“破圈”成为网红,现场参观人次逾400万,有效带动商圈消费。旅游行业的营收首先恢复,2023年前两个月,复星旅文旗下三亚亚特兰蒂斯全面复苏且超越疫情前水准,录得营业额人民币3.99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10%,平均客房入住率达96%;Club Med地中海俱乐部营业额较2022年同期增加55%;丽江复游城营业额较2022年同期增加149%。

敢投未来:科创投入增速超过收入增幅

复星国际2022年业绩的另一个闪光点,是快速转化科研成果的能力。当年度,在业绩承压的情况下,复星科创投入达人民币104亿元,同比增加17%,增速超过收入增幅。

截至2022年底,复星共计拥有授权发明专利1771项。这些专利实现科技成果的商业化,也为后续主业营收和利润形成强劲的内生动力。

具体从成果上看,复宏汉霖自主研发的H药汉斯状2022年3月上市,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3项适应症,并成为全球首个获批一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抗PD-1单抗,上市9个月实现销售收入超人民币3亿元。复星凯特的中国首款CAR-T细胞治疗产品奕凯达,上市以来至今年1月末已惠及近300位淋巴瘤患者,用于二线治疗的上市注册发展申请于2022年10月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并纳入优先审评。

在海外市场,2022年11月,复星医药科特迪瓦园区项目启动,其中一期预计于2024年建成,将实现10亿片规模的口服固体制剂的本地化生产及分装。

依托科创和全球运营能力,复星在抗疫领域的投入也收获回报。复星医药与德国BioNTech合作开发的mRNA新冠疫苗复必泰,于2021年纳入中国港澳地区政府接种计划,当年也在中国台湾地区开始接种,截至2023年2月末已于港澳台地区累计接种超3100万剂。目前,复必泰二价疫苗自费接种也在港澳地区展开。此外,与真实生物合作开发的抗新冠病毒小分子口服药——捷倍安(阿兹夫定片)在国内全面商业化,纳入2022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产业和经济都会有周期,而创新是我们穿越周期的核心能力。在周期的波与谷之间,更要加大创新的投入力度。2023年,我们将会继续加大创新投入,保证这一增长引擎持续高效运转。”郭广昌在《致股东信》中说。

券商普遍看好2023年增长后劲

实际上,在复星国际尚未公布2022年业绩之前,券商纷纷发表了研报,看好其后市潜力。在预测2022年盈利因疫情、二级市场波动等因素会出现下滑的同时,也看多公司在疫情后的业绩增速,普遍认为,复星将是疫情结束后,家庭消费市场反弹的受益者。

东吴证券认为,复星国际目前的资产配置呈金字塔结构,优质资产奠基生态协同。集团多年来深度挖掘全球优质资产,四大业务板块构成“基础资产+核心资产+独角兽资产”的清晰配置,稳定性与动能兼具。

安信证券也认为,复星国际持续聚焦主业战略,深耕全球化运营。在当前宏观经济整体向上的复苏预期下,公司锚定“家庭消费产业集团”定位,围绕全球家庭消费需求,持续打造健康、快乐、富足的幸福生态,有望更好把握居民信心向上修复、居民消费边际复苏的市场空间,带动主业运营稳健增长。

安信指出,复星国际在投融两端积极推进现金流改善,将为后续公司发展夯实安全垫,提振业绩表现。

对复星国际2023年和2024年的业绩增速,东吴证券预测认为,归母净利润的同比增速将分别达到44%和21%,当前市值对应2023年至2024年的PE为5倍和4倍。安信证券的预测则更为乐观,认为2023年至2024年的EPS将分别达到1.56元至1.95元,相对7.4港元的目标价,对应2023年的PE只有4.2倍。而野村东方国际证券此前也给予目标价9.2港元,并重申“增持”评级。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快讯
热点
精彩推送
社科